二來如果賓客中了毒,歡喜禪院的人也都中了毒,那么這臟水肯定就不好潑了,沒有理由我自己給我自己下毒吧。
所以,極樂泉就是最好的選擇,將焚心下在極樂泉中,賓客會中毒,而歡喜禪院的弟子以及歡喜菩薩,卻不會中毒,如此一來,不就坐實了歡喜菩薩是下毒之人嗎?
再加上焚心的特性,會無限放大人心中的猜疑、恐懼和憤怒,只要坐實了歡喜菩薩是真兇,賓客必然會憤怒,必然會恐懼,從而誘發(fā)人心中的陰毒晦暗,失了神志,屆時定然會與歡喜菩薩和歡喜禪院不死不休。
到時候,雄闊海的目的,自然也就達成了。
當然,上述是最理想的狀態(tài),就算在宴會上,歡喜菩薩等歡喜禪院的人也喝了極樂泉,中了焚心,雄闊海他們也可以禍水東引,誘導(dǎo)人們懷疑歡喜菩薩,說他們是演戲等等。
畢竟,極樂泉是歡喜禪院珍貴之物,有歡喜禪院弟子看守,外人難進,眾人的第一懷疑對象,仍舊是歡喜菩薩,屆時只要稍加引導(dǎo),因焚心放大心緒、猜疑之故,仍舊可坐實歡喜菩薩下毒之名。
沒差嘛。
兩手準備,萬無一失嘛。
如此一來,雄闊海既能殺了歡喜菩薩,滅了歡喜禪院,還能將自己摘的干干凈凈。
高,實在是太高了。
只不過嘛,一山還有一山高,不巧,他就是那另一座山。
如此縝密的計劃,還不是被他一眼給看穿了。
“嘿,論聰明,我葉青何曾落于人后,優(yōu)秀!”
先自我陶醉了一會兒,&nbp;葉青又慢慢冷靜了下來。
雄闊海的計劃,他是知道了,那現(xiàn)在他該怎么做呢?
是一走了之呢?
還是告訴歡喜菩薩呢?
亦或是告訴歡喜菩薩后一走了之?
若是放在先前,他不知道黑衣人是誰,沒猜到雄闊海的計劃,他肯定會選擇一走了之,頂了天就是再給歡喜菩薩報個信,至于歡喜菩薩信不信,結(jié)果又如何,就不關(guān)他的事兒了。
畢竟安全嘛。
不過現(xiàn)在就不一樣了,既然知道了兇手是雄闊海,清楚了他的計劃,那自然是親自找歡喜菩薩聊一聊了。